用户拉新与用户留存
在竞争激烈的数字市场中,产品经理面临着两大核心挑战:如何从市场、用户、业务等多个角度分析和设计产品,以有效吸引新客户(用户拉新);以及如何管理和推进项目落地,同时确保已有客户的持续留存与活跃(用户留存)。
本文探讨这两大挑战,提供一系列关键技巧和策略,帮助产品经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用户拉新的方法与策略
用户拉新,即吸引新客户的过程,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、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环节。
对于产品经理而言,掌握有效的用户拉新策略至关重要。
- 产品维度:打造流量型产品或品类
为了吸引用户,首先需要设计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。这通常包括高频、刚需、低价、通用性强的产品特性,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粘性,进而引导他们尝试其他产品功能和服务。例如,许多大厂在初期阶段通过“赔钱赚吆喝”的方式,推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吸引用户。宜家的1元冰淇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,通过低价高质的冰淇淋吸引顾客进店,再引导他们购买其他高价值产品。
- 活动维度:多样化奖励策略
活动是吸引用户的有效手段之一。可以采用代金券、红包、实物奖励、体验金、抽奖以及新客专属等不同形式的奖励策略,以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。重要的是,活动奖励应与业务紧密相关,并针对业务的关键行为进行奖励,以避免被大规模薅羊毛。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,可以吸引更多潜在客户,并提高他们的转化率。
- 推广维度:多渠道并行
在推广方面,产品经理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,包括内容营销、线下宣传、好友邀请以及异业合作等。内容营销是一种低成本高转化的方式,通过发布高质量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,并引导他们了解和使用产品。线下宣传则可以通过制造吸引眼球的活动,将用户吸引到线上,并通过打造爆款的方式刺激用户主动传播。好友邀请机制可以激励用户主动分享产品,从而扩大用户基础。而异业合作则需要结合双方的产品特性,进行深度的功能或服务结合,以实现共赢。
不同周期用户留存的方法与策略
用户留存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。对于产品经理而言,确保用户在使用产品后能够持续留存并活跃,是提升用户价值和业务增长的重要途径。
- 新手期:提升用户购买转化和成长
在新手期,用户的留存主要依赖于他们是否能够快速了解并使用产品,以及是否能够从产品中获得价值。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用户的购买行为,从次数、金额、品类、购买时间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,以判断用户是否真正转化为忠实用户。RFM模型是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,可以帮助产品经理识别不同价值的用户,并制定相应的留存策略。
- 成长期:增强用户粘性
在成长期,用户的留存率与他们的复购行为密切相关。一次复购可以显著提升用户的留存率,而五次购买则可以将用户转化为忠诚客户,留存率提升至60%以上。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用户的复购行为,并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、个性化的推荐以及有趣的互动等方式,增强用户的粘性。
- 成熟期:提升用户ARPU值
在成熟期,用户的留存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购买次数、客单价以及跨品类购买行为。为了提升用户的ARPU值(每用户平均收入),产品经理需要建立用户成长体系和激励机制,鼓励用户增加购买次数和客单价;同时,还需要深挖用户需求,从供给的角度驱动增长;此外,还可以促进跨品类交叉购买,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整体价值。
- 衰退期与流失期:预警与挽回
在衰退期和流失期,产品经理需要重点关注用户的流失预警和挽回工作。通过建立流失用户预警机制,可以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流失用户,从而降低流失率。对于已经流失的用户,需要分析流失原因,并针对具体原因制定挽回策略。例如,如果是刚性流失(如用户搬家、换工作等),则可以暂时忽略;如果是客户体验不好、新手引导不够或需求未能满足等,则需要具体针对原因制定对策,并通过优惠活动、个性化推荐等方式挽回用户。
END
用户拉新与用户留存是产品经理面临的两大核心挑战。通过明确目标用户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、利用社交媒体、合作推广和优惠活动等策略,可以有效吸引新客户;同时,通过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、个性化推荐和服务、建立用户社区、优惠和奖励机制以及及时响应用户反馈等技巧,可以维持老客户的忠诚度。
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,产品经理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用户拉新与留存技巧,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。同时,需要注重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,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上线并持续优化迭代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