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DP:客户数据平台的解析与实践
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,“客户数据中心”、“单一客户视图”或“360度客户档案”等概念频繁被提及,它们都不足以全面准确地描述CDP(Customer Data Platform)的核心价值和功能。
为了深入理解CDP,我们首先需要汇聚权威咨询机构的解读,并结合国内营销的实际形势来提出独到的见解。
CDP的核心定义与特征
CDP Institute的创始人David Rab在2013年首次提出了CDP的概念,他将其定义为一个由市场人员管理的系统,系统能创建一个持久、统一的客户数据库,并可供外部系统访问。意味着CDP不仅是一个数据存储平台,更是一个能够让企业各个部门轻松使用客户数据的工具。
著名研究与咨询机构Gartner则进一步指出,CDP是一个营销系统,它统一了企业来自营销或其他渠道的客户数据,并支持客户数据建模、优化客户体验等目标。Forrester Research也认为,CDP整合了来自多个来源的客户数据,为客户洞察和交互提供了数据支持。
基于这些权威解读,我们可以总结出CDP的几个核心特征:
1.数据能收进来:
CDP需快速连接来自市场、销售、客服等各部门的各类数据源中存储的客户数据。无论是实名客户还是匿名客户,都可以在CDP中根据业务定义得到合并,为企业提供完整的、不断更新的客户画像,而非仅仅流于表面的统计数据。
2.数据能流出去:
CDP需要能够快速对接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数据源,包括广告投放、CRM、客服系统、网站、微信、App、大数据分析与BI等。只有数据流动起来,CDP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。
3.业务驱动:
CDP是为业务人员驱动建立的,而非IT人员。它应该有极其简单的界面,让业务团队可以直接在CDP上进行操作,而不是依赖于IT部门。业务人员可以自行决定需要什么数据源、如何对用户打标签、把数据传递到哪些平台等。
CDP与企业数据中台的关系
虽然CDP(Customer Data Platform)和企业数据中台在概念上有所区别,它们之间并非完全没有关系。很多企业在立项CDP时,会将其定位为“消费者数据中台”或“营销数据中台”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CDP可以算是企业在特定领域的数据中台。
那么,为什么CDP近年来如此火爆呢?这主要源于“数字化转型”和“数据驱动决策”的时代背景。
在这个背景下,无论是企业数据中台还是CDP,都成为了企业紧迫且有价值的事情。
CDP的发展前景与实践路径
1.发展前景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消费者和品牌互动的渠道越来越多。
企业在组织架构方面延续了传统的思路,不断成立新的团队来运营新的渠道。
这也导致品牌对消费者的洞察和认知分散在多个平台上。
CDP应运而生,它迎合了品牌需要统一洞察消费者、拼接碎片化消费者信息的需求。
虽然数字化转型和数据驱动决策已经成为趋势,但企业数据中台和CDP的建设并非只是简单地建设一套新系统。
它们更是工作方式、组织形态的转变。
在推进这些项目时,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情况和统一规划。
2.实践路径
以CDP为例,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核心要点是向“以客户/消费者为中心”转型。
启动CDP项目时,企业需要达成的共识是:这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,而是整个企业的事情。
以下是一个典型的CDP项目实践路径:
第一步是数据整合。不同的部门在各自的业务实践中都积累了客户的数据,企业需要从整个的视角将这些数据整合到一起,形成统一的客户档案。过程中不仅包括ID的打通,还包括客户属性、标签等信息的融合。
第二步是基于整合后的客户档案在各个营销渠道设计和实现UseCase。这样,对于一个具体的业务部门来说,就可以更方便地用到其他渠道的客户数据。当然,这个过程需要企业从整体推动各部门的协同,并非易事。它可能会经历很长的时间,并通过一个一个小的UseCase来积累、验证平台的价值以及积累业务实践经验。
第三步是整合后的客户档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级数据资产。这些资产可以被多个部门、业务线持续应用于产出客户洞察、优化客户体验等方面。
CDP项目落地的原则与建议
在CDP项目的落地过程中,企业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和建议:
1.对齐认知:
企业需要认识到CDP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,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用数据提升运营效率。
2.制定合理的优先级:
企业应从已有的资源和数据开始,制定合理的目标和预期。
3.长期投资与快赢相结合:
虽然CDP是面向未来的长期投资,但企业也需要不断落地用户案例,并通过不断的快赢来推进项目进程。企业应拥抱测试和学习文化,在试错中积累和学习经验。
CDP作为客户数据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整合和管理客户数据,还能为企业的营销和业务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。企业应该积极拥抱CDP,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其应用方式。